10月29日晚上8点,北京室外温度只有5℃。在石景山区的一家连锁餐厅外,记者偶遇了一辆正在配送货物的冷藏车。从冷藏车内搬下来的,是该餐厅第二天需要的禽、肉、水产以及一些豆制品。
就在记者与朋友就餐的一个多小时里,这些东西一直被堆放在餐馆的门口。对此,餐厅服务人员的解释是,晚上8点是用餐高峰期,服务员没时间把这些东西搬进冷柜;而且,现在晚上室外温度已经接近零℃,放两个小时不会对质量造成影响。“前两年都是用普通货车来配送的,这两年改成了冷藏车,食品质量绝不会出现问题。”该服务人员告诉记者。
该服务员的话,道出了我国冷链物流这两年的快速发展,但也反映了当前服务者对于冷链物流“链条意识”的薄弱。
● 冰点下的断点
眼下,北方地区温度已经普遍降到零℃以下,是冷链物流需求最为冷清的季节,但冷链物流却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小高潮。其表现有三:一是几次全国性冷链物流论坛的召开,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、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、中国三农联合会主办的冷链物流年会,分别在近期召开;二是在11月底在上海开幕的冷链物流展览会;三是冷链物流企业的扩张,日前,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物流与华日飞天物流有限公司签署协议,通过增资扩股,大新华物流将持有华日飞天60%的股权,大新华物流正式介入冷链物流行业。
但是,在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同时,依旧存在着一个老问题——断点。尤其是进入冬天后,不少单位对冷链物流节点间的对接要求也有所放松,“室外温度已经很低了,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散热会慢很多。”一位有多年配送经验的司机对记者说。
当然,一些大企业不会降低冷链标准。北京艾莱发喜食品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刘告诉记者,冬季是冰淇淋销售的淡季,也是物流运输比较轻松的时候。但无论是冬天,还是夏天,企业对冷链物流零下十八℃的作业标准不会变。只是,随着自然温度的降低,冷藏车制冷时间也会随之减少,但这并不会影响冷藏车的制冷效果。“如果室外温度达到零下十八℃以下,冷藏车会自动停止制冷。”刘东育说。
当然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不会达到零下十八℃,冷藏车还是要按照标准制冷,交接货还是要按标准执行。只不过,这个标准并不能在实际作业中推广执行,有成本的原因、技术的原因,也有作业人员的意识问题。
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冷链事业部的王秀香告诉记者,在东方友谊冷链物流与门店收货部交接的过程中,经常会出现因商品温度不达标造成退货的问题。原因很简单:很多情况下,供应商都是用普通运输车将商品送到东方友谊公司,温度根本达不到要求,但却要求东方友谊必须把商品送到超市。这种情况下,东方友谊只有将货物接下来,尽量使商品温度达到温控要求。但由于收发货时间限制,有时温度也无法迅速降至规定温度。
快行线(北京)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培军证实了王秀香的说法。
刘培军告诉记者,供货方将产品送到快行线时,很多温度不达标。而在物流商与零售环节的交接货,也同样存在许多商品温度不受控的情况。
王秀香说,东方友谊将商品送到门店收货部时大致为早晨6~8点,这个时间段正是物流供应商们集中交货的时间,容易导致集中等候。而且,一般情况下,物流供应商并不只负责一家门店的交货,为了不耽搁为下一家门店交货,大多数物流商采取甩人的方式——留下货和交货人员等候。这样,就造成了冷链的断链。
但这种情况还不是最明显的。刘培军说,部分大超市还算比较严格,问题出在一些小型超市——这些超市的配货商,冬天只用普通货车+棉被的方式配货,而小型超市并没有检验货物温度的能力,只要配送的易腐食品没有特别严重的解冻现象,都能被接收。“一些小型超市接收货物时,确实存在食品解冻的现象。”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副总裁助理李涛说,零售企业才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。